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健康常识 > 保健常识 >

健康常识

保健常识

​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作者:未知
字号: + - 14

什么是糖尿病足?

糖尿病足是指初诊为糖尿病或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,足部出现感染、溃疡或组织的破坏,通常伴有下肢神经病变、周围动脉病变、长期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程度的下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、溃疡或深部组织包括足骨的破坏,严重的可以发展到截肢的地步。
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糖尿病足有哪些症状?

 

1.神经病变表现:

远端肢体感觉障碍。主要表现为双下肢麻木,伴有针刺感,烧灼样感觉异常,行走时有蚁走感;足部皮肤干而无汗,有皲裂,胼胝体形成;下肢肌肉萎缩,足部畸形等。
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2.下肢血管病变表现:

足部皮温下降,足部发凉,足背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,色素沉着,可合并间歇性跛行症状,会出现静息痛。

 

当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后,极小的外伤或者自身免疫力低的时候,就导致足部皮肤破溃,溃疡感染,坏疽。
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足?

 

1、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;

2、自身血糖管理较差,虽服用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但长期不监测血糖者;

3、已经出现糖尿病、肾病或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;

4、常常穿硬底或者挤脚鞋子的糖尿病患者;

5、冬天用热水袋、暖宝宝捂脚的糖尿病患者;

6、不注重足部卫生,经常喜欢自己修剪趾甲的糖尿病患者;

7、长期吸烟糖尿病患者;

8、独居,无人照料的老年糖尿病患者;

9、糖尿病足知识缺乏者。

 

 

 

糖尿病足如何治疗?

 

1、 控制血糖:

发生糖尿病足最根本的原因是糖尿病,所以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,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。

2、保证足部血供:

良好的血运是创面愈合的必要条件。尽可能恢复足部血运,比如下肢或者足部血管狭窄,可以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或者行球囊扩张。

3、早期外科干预:

糖尿病足患者出现足部和小腿创面后,需尽快行手术清创去除坏死及感染组织,利用封闭创面负压吸引等手段使创面新鲜后尽早通过植皮、皮瓣等封闭创面,达到治愈。

4、营养支持:

大部分糖尿病足患者因为感染、应激等原因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,所以治疗上要加强营养支持,促进创面愈合。
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如何预防糖尿病足?

 

1、控制血糖,重中之重:

良好的血糖管理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基础,建议家庭自备血糖仪,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之内,戒烟戒酒,合理控制饮食。

2、适当运动:

对于轻度的糖尿病足患者,适当有氧运动,例如散步、慢跑,可减轻体重,减轻足底压力,并有利于控制血糖,建议锻炼时间每天一小时左右。

3、穿合适袜子和鞋子:

建议穿浅色袜子,鞋子选择透气性能良好,宽松、圆头、厚底的舒适休闲鞋,穿鞋之前务必检查鞋内有无异物,防止足部划伤或磕伤,禁止赤足行走。

4、注意足部的清洁:

养成每天泡脚习惯,泡脚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也可以防止细菌滋生,减少感染的风险。

5、注意足部保暖:

在冬季,需注意足部保暖,防止足部干裂、冻疮发生,不能直接用热水袋、暖宝宝等捂脚,否则将会引起足部皮肤烫伤,加速糖尿病足的发生。

6、学会自我检测:

注意检测足部温度变化和感觉异常,若皮温降低或者出现足部感觉异常,需至医院进一步检查。

7、已经出现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,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较大。建议每3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下肢血管情况。

8、做好自我保护工作,避免足部出现伤口。若已有溃疡或伤口,应根据实际情况定制保护鞋具,并尽可能减少行走。

 

9、控制好基础疾病,除了稳定血糖,高血脂、高血压也是预防的重点。
糖尿病足科普知识

上一篇:骨科科普——骨质疏松症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