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主页 > 健康常识 > 保健常识 >

健康常识

保健常识

​中风后痉挛期康复

作者:未知
字号: + - 14
卒中后最初期,感到肢体软绵绵的、无力,自己无法随意控制手或脚的动作。随着时间延长,不活动的手脚由于肌肉和韧带的固定、短缩,导致关节活动受限,产生僵硬的感觉。还有一种情况,大脑损伤后,肌肉自身保持弹性的能力也发生了异常,有些肌肉表现出过度的紧张,医学上又称肌张力增高或者痉挛状态。这时患者会感觉这些肌肉僵直,肢体往往不由自主地保持于某个姿势,想主动活动则非常困难,即使能够保留部分主动活动,也会出现动作不灵活的现象。痉挛期是脑卒中后运动恢复过程中的一个阶段。
中风后痉挛期康复

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表现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。上 肢 表现为肩关节紧贴胸壁、肘关节屈曲、手指握拳状;下 肢 表现为足下垂、内翻,膝僵直或膝屈曲。
对于痉挛期的治疗,首先要通过康复锻炼保持肢体各个关节活动的正常范围,避免发生软组织的短缩和关节僵硬。
正确的体位姿势正确的体位姿势是改善痉挛的重要手段之一,也是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的要点。上 肢卧床时,患侧肘关节宜伸直位,掌心朝上,避免腕关节向掌心屈曲,尽可能伸直各个手指。维持正确姿势有困难的患者可佩戴相应的支具,如腕手矫形器,保证手腕、手指伸直。痉挛期不建议在患者手掌内放置健身球,以免手指屈曲使痉挛加重。下 肢双下肢体位应避免像剪刀一样相互交叉或像青蛙腿一样屈曲打开,因为这会加重髋内收肌、髋屈曲肌和膝屈曲肌的肌张力异常,不利于下肢运动功能(如站立和步行)恢复。注意轮椅上的姿势对于部分脑卒中患者,在轮椅上保持正确的姿势会有较大的困难,护理人员和照料者要帮助患者努力保持正确的体位姿势,把患者的髋和膝关节摆放为 90°位置,躯干保持正确的姿势,而不是向一侧倾倒或者斜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