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健常识
踝关节跟腱炎/腱鞘炎
一、跟腱炎1. 主要病因
过度使用:长期跑步、跳跃等高强度运动导致跟腱反复受牵拉,造成劳损性炎症(发病占比约60%)
生物力学异常:扁平足、高弓足等足部结构问题使跟腱受力不均,加速退行性变
外部因素:穿硬底鞋或不合脚鞋具导致局部压力集中,运动前未充分热身增加撕裂风险
2. 典型症状
跟骨后方持续性钝痛,晨起或久坐后加重;
局部肿胀、压痛,严重时出现跟腱增厚或皮下结节
3. 治疗方法
急性期:冰敷(每次15分钟,间隔2小时)配合非甾体抗炎药(如双氯芬酸钠)缓解炎症
慢性期:定制矫形鞋垫纠正生物力学异常,结合离心性小腿肌群训练(如踮脚下蹲)增强肌腱韧性
4. 预防措施
运动前至少进行10分钟跟腱拉伸(如推墙式牵拉)
选择后跟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,肥胖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
二、腱鞘炎1. 发病机制
机械性摩擦:踝关节反复屈伸动作(如舞蹈、登山)导致腱鞘与肌腱过度磨损
创伤与感染:足踝扭伤未彻底恢复或细菌侵入引发继发性炎症
2. 临床表现
踝关节活动时弹响或卡顿感;
局部红肿热痛,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
3. 干预方案
保守治疗:限制活动+体外冲击波治疗(每周2次,连续4周)改善局部微循环
手术治疗:经皮腱鞘切开术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
4. 风险规避
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硬底鞋;
儿童患者需矫正不良运动姿势(如内八字行走)。
三、鉴别要点
特征 跟腱炎 腱鞘炎
疼痛部位 跟骨后上方2-6cm处 踝关节伸屈肌腱走行区
活动影响 蹬地动作诱发疼痛 特定方向关节活动受限
典型体征 跟腱梭形肿胀 触及腱鞘增厚或结节
注:两者均需MRI鉴别肌腱变性程度,合并神经症状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全身疾病
上一篇:马蹄足内翻矫正后会有后遗症吗?
下一篇:没有了